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培训>> 骨干培训 > 内容详情

骨干培训

不忘初心 追梦前行——2018年秋心理健康教师到北师大参加学科素养提升培训总结

来源: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  关键字:  人气指数: 次  时间:2019年01月02日

 

2018年12月10日,安溪县教育局、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我县28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晋江市的60多位心理教师一起参加心理健康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培训。大家都深知机会的难得,因此格外地珍惜。虽然十二月的北京已是天寒地冻,但此次培训却犹如一阵春风,让每个参训的老师感受到了阵阵的暖意。

 

培训第一天,我们就感受到了京城心理名师的魅力。第一堂课的陈纪英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陈老师是清华大学网校心理中心主任,全国心理卫生学会会员,北京教育心理学会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快70岁的人,往台上一站,那精神头真让人羡慕。看上去也就五十来岁,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她的投入,她的激情,她的敬业,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老师。陈老师的《做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成长的心理教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学校心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对在学校中如何开展心理工作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心理教师不应被动等待而要主动作为,充分认识到有思路才有出路,有眼界才有境界。

 

下午是李婕老师的课,李婕老师是北京市首位且唯一一位连续15年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名师工程导师、北京市卓越教师心理咨询督导首席专家。李婕老师的《如何上好心理课》的讲座,有诸多值得点赞之处。一是用小游戏,来激活课堂,拉近距离,促进师生互动。二是其“所有言行都是在工作”“要让自己的言行变得有意义”的理念太重要了,这与“言传身教”高度一致。李婕老师还把一些老活动玩出了新感觉,这也告诉我们心理老师应该善于思考、善于创新。

培训第二天,是我们最期待的一天,因为这一天的授课老师是郑日昌教授,在我们心中,他可是妥妥的大咖,他是我国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有一种教授叫做郑日昌说的就是他。他的《以人为本,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的应用》讲座,结合多个精彩的案例阐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为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郑教授讲到,滥用惩罚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心理教育有效的必要条件是罗杰斯的人本三原则:真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情: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的能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尊重:无条件积极关注。二是表扬为主,塑造学生良好行为。郑教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好学生,只是好的方面不同,应该标准多元化;莫让偏见蒙住眼;莫将优点当缺点。整场专题讲座中,郑教授用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案例,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新教师,教师们深受启发。相信聆听了教授的讲座后,教师们能更自觉地在罗杰斯人本三原则指导下运用人本行为疗法来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培训第三天,我们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领略到了该校作为一流重点中学的底蕴。北师大附中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在学校治学楼内,占地400平方米。中心主任陈晨老师介绍,“在寸土寸金的校园内,开辟出这么大面积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是很难得的。”中心划分成教室、咨询室、休闲区、小剧场等多个空间。指导中心设置了专门的辅导机构和专业的辅导团队,不仅提供咨询服务,危机干预、问题矫治,心理辅导等传统项目,还把心理健康的视角扩大到学业、就业、生活领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

 

 

培训第四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上午是边玉芳教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该如何行动》的讲座,边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边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从读懂孩子开始。她还给我们介绍了几本非常适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阅读的书本,比如《读懂孩子》,以及适合我们看的电视节目,我们深受启发。

下午是伍新春教授的《学生问题行为的科学认识与有效管理》的讲座,伍新春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伍教授的讲话非常幽默风趣,他讲了问题行为管理的几个原则:一、强化积极的行为,消退消极的行为;二、强化任何进步和努力的行为,包括消极行为的降低。三、看到消极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和消极行为蕴含的积极成分。

 

晚上是赵楠老师的《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学校心理、生源体验式课程开展》讲座,赵楠老师是北京市心理骨干教师,海淀首批心理学科带头人,心理高级教师,是国家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教育部国培心里生涯专家团队成员。赵楠老师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让我们进入一堂专业的生涯规划课。课程分为我的生涯我做主、自我探索(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探索专业等四个大方面,带领我们进行自我分析和思考,从而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赵老师是我们见过的最温柔,让人感觉最舒服的心理老师。她通过一些体验活动让我们对生涯规划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对今后的心理、生涯课程有了总体的规划。

 

       最后一天的培训是孙晓峰老师的《人际与人格》的讲座,孙晓峰老师是北京四中心理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孙老师讲到人是关系的产物,母婴关系是第一关系。整场讲座,孙老师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员们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人际与人格。大家都为她的控场能力表示钦佩。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登上巅峰。”这次到北师大培训,听了这么多心理界名师的讲座,确实获益良多,这既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提醒,提醒身为教育者的自己,今后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虽然培训是短暂的,但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要把专家名师的经验总结,和我们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新的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期待不久的明天,能遇见更好的自己!